联系我们
联系地址:福建省石狮市华中街泉发大厦
电话:0595-88585288、88585299
最新文章
- 23.10.13关于对泉州市非公有制企业中初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结果的公示
- 23.7.18泉州市职改办关于公布尤笑治等161位同志非公有制企业高级专业技职务任职资格的通知
- “追风”前行—泉发救援冲锋在一线
- 关于公布2022年度泉州市建设工程“刺桐杯”奖(市优质工程)(第三批)名单的通知
- 关于公布2022年度泉州市建设工程“刺桐杯”奖(市优质工程)(第三批)名单的通知
- 泉州市职称改革领导小组关于批准确认吕晓瑜等265位同志土建工程师职务任职资格的通知
- 泉州市职称改革领导小组关于批准确认傅宇鹏等263位同志非公有制企业建筑类工程师及吴铠杜等101位同志建筑类助理工程师职务任职资格的通知
-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关于建设工程企业资质有关事宜的通知
- 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等6部门印发《关于深入推动城乡建设绿色发展的实施方案》的通知
- 泉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关于印发《房屋建筑与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招投标评定分离工作实施意见(试行)》的通知
- 泉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关于投标电子保函有关事项的通知
- 关于暂停房建、市政项目施工现场管理人员手机考勤的通知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新闻查阅
各设区市建设局、城管局(委),福州市房管局、园林中心,厦门市住房局、市政园林局、平潭综合实验区交建局、执法局:
近期,我省连续发生多起有限空间作业窒息中毒亡人事故。为深刻吸取事故教训,举一反三,重点解决有限空间作业中存在的项目“黑户口”、队伍“打游击”、管理“不规范”、人员“无培训”等突出问题,从作业审批、现场管理、日常维护等各环节全面加强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控,坚决遏制类似事故发生,现就相关工作通知如下:
一、有限空间全部标识。各级主管部门要立即组织本辖区所有城镇燃气、城市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城镇(含乡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及管网、供排水、城市公园绿化、房建市政在建工程,包括已竣工尚在质保检修期内或委托施工单位管养的管网项目等,对涉及到的坑、沟、槽、池、井、管、罐、箱、炉、室、仓(斗)等有限空间进行一次全面排查,重点筛查可能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在显著位置设立安全警示标志或安全告知牌,确保无遗漏、无盲区。
二、危险作业全部审批。各级主管部门要督促指导辖区内各相关企业、作业单位落实主体责任,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强化项目现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作业单位要严格执行有限空间作业审批制,凡作业必审批,由企业负责人审批,按规定填写《申请表》和《作业票》并留档备查。有限空间作业严格遵循“先通风,再检测、后作业”原则,作业时必须进行连续气体检测,且监护人员不得少于两人,严禁无资格(未经专业培训)作业、无审批作业、无防护作业、无预案作业。
三、作业合同全部报备。业主单位将有限空间作业发包给其他单位实施的,必须核实承包单位具备有限空间作业条件,必须签订合同,合同必须明确双方安全生产管理责任,不得转包分包。发包方应加强现场检查,不得“只包不管、以包代管”。凡签订的有限空间作业合同,必须报所在地主管部门备案。
四、作业人员全部培训。各相关企业、作业单位要严格落实岗前培训、定期轮训制度,未经培训的人员不得上岗,要定期组织轮训,从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到作业人员,尤其是劳务派遣人员、灵活用工人员等,全覆盖培训有限空间安全知识、作业操作规范和应急处置流程等,组织应急演练,每年应至少组织全员轮训1次并留档备查。各级主管部门要组织行业协会、大型企业举办相关培训,联系师资力量,为小微企业人员多渠道提供培训机会。
五、设备用品全部配齐。各相关企业、作业单位要根据作业场所特点,分门别类配备相对应的通风、检测、防护、救援设备用品,如配备多种气体检测报警仪、专用通风机及风筒,为一线作业人员配备便携式空气呼吸器、隔离式防毒面具、防护鞋服、安全绳带、对讲机、防爆灯等必要的防护设备用品,作业现场配备紧急救援设施用具等。所有设备用品实行清单式管理,定期检查更新。设备用品配备不齐全的,不得实施作业。
六、全面加强行业监管。各级主管部门要按照各自负责的行业领域,建立辖区内有限空间作业台账,对“有限空间全部标识,危险作业全部审批,作业合同全部报备、作业人员全部培训,防护设备全部配齐”执行落实情况,开展定期检查、层级督导,纳入年度检查计划。对不具备作业安全条件的单位,实行最严格的“黑名单”管理,限期整改不到位的坚决清出市场。
以上工作要求,请各设区市和平潭综合实验区主管部门迅速部署传达到县区、到企业、到项目、到班组、到一线人员,部署落实情况于8月31日前书面上报省厅安办,部署落实不到位的将全省通报。省厅近期将组织开展全省住建行业有限空间作业安全专项整治行动,列入“安全生产百日大会战”重点内容。
联系人:任誌文
联系电话:0591-87546795
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2022年8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