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是人类创造的最伟大的奇迹和最古老的艺术。
18年前,站在朝天门码头向南、向北隔江而望,灰墙土瓦透露出郊区的僻静和凋敝;而今,同样的位置放眼望去,北面的江北嘴高楼林立,南面的南滨路更是星光璀璨,都被称为主城“核心之核”的区域。
直辖18周年,重庆城市建设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高楼纪录刷新50多次,重庆成为中国第四大摩天城市;一座座大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桥都”桂冠花落重庆……
活力与繁荣背后,离不开一砖一瓦的细心堆砌,离不开所有重庆建设人的辛勤与耕耘。
去年,住建部出台《关于推进建筑业发展和改革的若干意见》,对全国各地在完善建筑市场体系、创新建筑市场监管机制、推进建筑产业现代化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期待,同时,这无疑也为重庆建筑业下一步的健康发展指明了方向。
“双轨”同行
居者“有其屋”,更能“优其屋”
今年45岁的陈华斌来自重庆合川。来主城打工多年,陈师傅一直想有个属于自己的家。听朋友建议,陈师傅从前年底开始着手申请公租房。
终于,陈师傅在去年的公租房摇号中被顺利选中,今年初,一家人就顺利搬进了公租房,在新房里过了第一个属于自己的新年。在重庆,像陈师傅一样圆了“住房梦”的人不在少数。
“城镇化是扩内需的最大潜力、稳增长的重要动力,也是让城乡居民生活得更美好的有效推动力。”市城乡建委主任程志毅认为,一个有责任感的城市,搞开发、抓改造的终极目标就是让人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
2009年,重庆第一个公租房项目“民心家园”开建。之后,每年都会有新的公租房项目开工建设,且建筑面积屡被刷新。截至目前,全市公租房累计开工4475万平方米,入住18万户,解决了近40万人的住房需求。以公租房为主的保障房型社区,正逐步构成重庆主城区重要的社区形态,也构成了重庆房地产“双轨制”的重要一轨。
所谓“双轨制”,即保障性住房圆了市民“有其屋”的梦想,商品房市场的健康发展为更多市民提供了“优其屋”的选择。
就成交量而言,近年来,尽管受房产调控政策影响,全国各地楼市成交波动较大,但重庆商品房成交量在全国一直领先,每周、每月、每年的楼市交易量常常在全国拔得头筹。相对于国内众多大中城市,18年来,重庆楼市的成交量基本保持了相对稳定的态势。
就价格而言,在过去的18年里,重庆楼市整体价格水平表现平稳。
房价不高,并非意味着品质不高。重庆房地产开发一直注重区位、景观、小区环境及配套等方面的提升,相比其他中西部省级城市,商品房呈现极高的性价比——优秀的楼盘在园林景观、物管服务方面都堪称一流。因此,在每年全国公布的房地产TOP100榜单上,龙湖、金科、协信、东原等渝企是常客。
“直辖18年来,无论是重庆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功能的提升,还是重庆住宅的开发水平以及普通市民对于人居的理解等,都有了显著的进步。”市建委相关负责人表示,重庆房地产行业的发展经历了从粗放、摸索到逐步深化、日益成熟、理性的演变过程,这对推动重庆城市经济发展和人居环境品质提高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质”“量”齐增
创新管理促建筑业华丽转身
今年49岁的朱永辉在建筑工地做活已有近30年。如今,他有了一家自己的劳务分包公司,带领乡亲在工地上找活。说起这一行,他不无感叹:“虽然还是又苦又累,但是日子总算一天比一天好过了。”
“最开始在以前的老‘十八冶’工地上做工,靠劳力吃饭。那会儿打桩都靠人,一上一下,费劲得很。现在都用挖机挖,工作效率提高了好多倍,想打好深都得行,工地环境也比以前好得多。”朱永辉说。
老朱口中的“十八冶”,现已改制成为中冶建工集团。去年,该集团获得房建特级资质,这是重庆市继重庆建工之后,全市第二家获得房建特级的建筑施工企业。不仅如此,集团公司大楼还荣获2014年中国建筑工程最高荣誉——“鲁班奖”。
中冶建工突飞猛进地发展,正是直辖以来,重庆建筑行业结构调整、提档升级的一个缩影。
18年来,重庆建筑行业一直致力于构建总承包、专业承包、劳务分包比例合理,总包强、专业精、主业突出的“金字塔”型建筑业企业结构,企业做大做强取得阶段性突破。同时,鼓励和引导中小型建筑企业向专业化、技术型方向发展,提高专业承包企业与总承包企业的协作配套能力。
这一举措促使全市高资质企业稳步增长,综合实力得到加强,行业结构调整成效初显。据统计,重庆市建筑企业由1998年的3098家增加到2014年的8228家,一级资质以上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由1998年的42家增加到2014年的407家。
正是这些高资质企业的厚积薄发,成就了重庆建筑行业的“量”变。
有数据显示,直辖18年以来,全市建筑业年度总产值由1998年的290亿元增加到2014年的5552.2亿元,增长18.1倍。增加值由1998年的78亿元增加到2014年的1356.1亿元,增长16.4倍;建筑业对地区生产总值(GDP)的贡献率由1998年的6.4%提高到2014年的9.5%。
华丽的数据背后,重庆建筑业的品质也在不断提升。
直辖18年以来,我市编制地方质量验收规范8部,29个项目获得全国“鲁班奖”、11个项目获得“詹天佑大奖”,创建“巴渝杯”847个、“三峡杯”1430个。全市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实体质量受控,工程交工水平不断提高,住宅质量通病得到减少。
此外,自2013年开始全面推行“平安卡”实名制管理制度以来,全市持续开展从业人员教育培训工作,截至2014年底累计办理平安卡61万人,文明施工及扬尘控制成效显著,累计创建市级安全文明工地2287个,对主城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逐年递增的贡献突出。
激发市场活力严守质量底线
我市勘察设计业持续健康发展
“重庆的勘察设计业发展已居于全国前列,我们有实力走出去跟别人竞争。”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被市政府授予“重庆市设计大师”称号的重庆市设计院建筑结构专家汤启明这样评价。
近年来,市城乡建委坚持以改革促发展,着力深化制度建设,坚持监管与服务并重,紧紧围绕“行业发展”和“质量安全”两大核心,促进勘察设计行业保持良好发展态势,多项核心指标全国或西部领先。甲级企业从2007年85家增加到142家,增幅达67.1%,先后实现水运港口航道设计甲级、人防工程设计甲级、民营企业风景园林设计甲级、铁路工程设计资质零的突破,甲级企业占勘察设计企业总数比例由15%上升到31%,位居西部省市第一、全国第四。全市共67个项目获得国家级优秀工程勘察设计奖,获奖等次及数量均位居西部前列。全市共有三批次28名优秀设计人员被市政府命名为“重庆市设计大师”。
随着在全国的影响力不断提升,本地勘察设计企业“走出去”的步伐正在加快。2014年,本地企业走出传统西部地区,业务范围遍及北京、上海、江苏、山东、浙江、福建等发达省市和沿海地区,乃至拉美、南亚、非洲等国际市场,承接城市轨道交通、钢铁高炉、汽车制造、石油管线、环保、文化创意等各类工程项目约3000个,市外签订合同金额达48亿元,同比增长11%。
这些成绩的取得,得益于对市场主体的创新管理。
通过严格标准,落实责任,施工图审查机构“质量看守”、“市场帮手”、“政府助手”的综合作用得以充分发挥。全市工程勘察、房屋建筑、市政工程违反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条文数分别从2008年的1.2条、2.1条、0.8条逐年递减至2014年底的0.1条、0.72条、0.1条。在住建部近年来对我市的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建筑节能、保障房建设等专项检查中,勘察设计质量多次得到住建部的肯定。
通过严格市场准入,大力实施动态抽查,对企业资质和人员注册资格“批管并重”,空壳企业、挂靠设计、人证分离等违法违规行为得到有效抑制,行业风气明显好转,市场行为愈加规范。随着覆盖全行业的诚信管理体系于2014年建成投用,我市勘察设计行业向打造诚信行业的目标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通过积极引导,打造学习型行业,每年近1万名技术人员报名参与各类注册工程师考试。全市注册工程师人数已由“十一五”末不到2000人增至4000余人,高端人才占专业技术人员比例达14%,位列直辖市第一。60岁以上注册师比例已由2008年的38%下降至目前的16%。
在“走出去”的同时,重庆也强调“引进来”。截至目前,已有251家市外勘察设计企业办理入渝备案,全国百强企业中已有51家、十强中已有8家入渝承接业务,市外企业在渝签订合同金额约19亿元。
“引进外部优质勘察企业来渝承接任务,让整个行业处于一种充分开放交流的状态,而不是闭门造车、固步自封。”程志毅介绍,正因为有了这样“一进一出”的机制,勘察设计行业才不断吸纳和培养高端技术人才,让行业内部充满活力。
这些技术力量所带来的是真金白银。据统计,重庆勘察设计行业营业收入从2007年的88亿元增长到2014年的383亿元,增长3.35倍。目前,该行业的人均营业收入已超过90万元。(重庆日报)
龙湖 水晶郦城
两江大桥
隆鑫花漾湖
重庆大剧院
重庆国际博览中心
国泰艺术中心
18年前,站在朝天门码头向南、向北隔江而望,灰墙土瓦透露出郊区的僻静和凋敝;而今,同样的位置放眼望去,北面的江北嘴高楼林立,南面的南滨路更是星光璀璨,都被称为主城“核心之核”的区域。
直辖18周年,重庆城市建设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高楼纪录刷新50多次,重庆成为中国第四大摩天城市;一座座大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桥都”桂冠花落重庆……
活力与繁荣背后,离不开一砖一瓦的细心堆砌,离不开所有重庆建设人的辛勤与耕耘。
去年,住建部出台《关于推进建筑业发展和改革的若干意见》,对全国各地在完善建筑市场体系、创新建筑市场监管机制、推进建筑产业现代化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期待,同时,这无疑也为重庆建筑业下一步的健康发展指明了方向。
“双轨”同行
居者“有其屋”,更能“优其屋”
今年45岁的陈华斌来自重庆合川。来主城打工多年,陈师傅一直想有个属于自己的家。听朋友建议,陈师傅从前年底开始着手申请公租房。
终于,陈师傅在去年的公租房摇号中被顺利选中,今年初,一家人就顺利搬进了公租房,在新房里过了第一个属于自己的新年。在重庆,像陈师傅一样圆了“住房梦”的人不在少数。
“城镇化是扩内需的最大潜力、稳增长的重要动力,也是让城乡居民生活得更美好的有效推动力。”市城乡建委主任程志毅认为,一个有责任感的城市,搞开发、抓改造的终极目标就是让人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
2009年,重庆第一个公租房项目“民心家园”开建。之后,每年都会有新的公租房项目开工建设,且建筑面积屡被刷新。截至目前,全市公租房累计开工4475万平方米,入住18万户,解决了近40万人的住房需求。以公租房为主的保障房型社区,正逐步构成重庆主城区重要的社区形态,也构成了重庆房地产“双轨制”的重要一轨。
所谓“双轨制”,即保障性住房圆了市民“有其屋”的梦想,商品房市场的健康发展为更多市民提供了“优其屋”的选择。
就成交量而言,近年来,尽管受房产调控政策影响,全国各地楼市成交波动较大,但重庆商品房成交量在全国一直领先,每周、每月、每年的楼市交易量常常在全国拔得头筹。相对于国内众多大中城市,18年来,重庆楼市的成交量基本保持了相对稳定的态势。
就价格而言,在过去的18年里,重庆楼市整体价格水平表现平稳。
房价不高,并非意味着品质不高。重庆房地产开发一直注重区位、景观、小区环境及配套等方面的提升,相比其他中西部省级城市,商品房呈现极高的性价比——优秀的楼盘在园林景观、物管服务方面都堪称一流。因此,在每年全国公布的房地产TOP100榜单上,龙湖、金科、协信、东原等渝企是常客。
“直辖18年来,无论是重庆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功能的提升,还是重庆住宅的开发水平以及普通市民对于人居的理解等,都有了显著的进步。”市建委相关负责人表示,重庆房地产行业的发展经历了从粗放、摸索到逐步深化、日益成熟、理性的演变过程,这对推动重庆城市经济发展和人居环境品质提高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质”“量”齐增
创新管理促建筑业华丽转身
今年49岁的朱永辉在建筑工地做活已有近30年。如今,他有了一家自己的劳务分包公司,带领乡亲在工地上找活。说起这一行,他不无感叹:“虽然还是又苦又累,但是日子总算一天比一天好过了。”
“最开始在以前的老‘十八冶’工地上做工,靠劳力吃饭。那会儿打桩都靠人,一上一下,费劲得很。现在都用挖机挖,工作效率提高了好多倍,想打好深都得行,工地环境也比以前好得多。”朱永辉说。
老朱口中的“十八冶”,现已改制成为中冶建工集团。去年,该集团获得房建特级资质,这是重庆市继重庆建工之后,全市第二家获得房建特级的建筑施工企业。不仅如此,集团公司大楼还荣获2014年中国建筑工程最高荣誉——“鲁班奖”。
中冶建工突飞猛进地发展,正是直辖以来,重庆建筑行业结构调整、提档升级的一个缩影。
18年来,重庆建筑行业一直致力于构建总承包、专业承包、劳务分包比例合理,总包强、专业精、主业突出的“金字塔”型建筑业企业结构,企业做大做强取得阶段性突破。同时,鼓励和引导中小型建筑企业向专业化、技术型方向发展,提高专业承包企业与总承包企业的协作配套能力。
这一举措促使全市高资质企业稳步增长,综合实力得到加强,行业结构调整成效初显。据统计,重庆市建筑企业由1998年的3098家增加到2014年的8228家,一级资质以上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由1998年的42家增加到2014年的407家。
正是这些高资质企业的厚积薄发,成就了重庆建筑行业的“量”变。
有数据显示,直辖18年以来,全市建筑业年度总产值由1998年的290亿元增加到2014年的5552.2亿元,增长18.1倍。增加值由1998年的78亿元增加到2014年的1356.1亿元,增长16.4倍;建筑业对地区生产总值(GDP)的贡献率由1998年的6.4%提高到2014年的9.5%。
华丽的数据背后,重庆建筑业的品质也在不断提升。
直辖18年以来,我市编制地方质量验收规范8部,29个项目获得全国“鲁班奖”、11个项目获得“詹天佑大奖”,创建“巴渝杯”847个、“三峡杯”1430个。全市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实体质量受控,工程交工水平不断提高,住宅质量通病得到减少。
此外,自2013年开始全面推行“平安卡”实名制管理制度以来,全市持续开展从业人员教育培训工作,截至2014年底累计办理平安卡61万人,文明施工及扬尘控制成效显著,累计创建市级安全文明工地2287个,对主城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逐年递增的贡献突出。
激发市场活力严守质量底线
我市勘察设计业持续健康发展
“重庆的勘察设计业发展已居于全国前列,我们有实力走出去跟别人竞争。”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被市政府授予“重庆市设计大师”称号的重庆市设计院建筑结构专家汤启明这样评价。
近年来,市城乡建委坚持以改革促发展,着力深化制度建设,坚持监管与服务并重,紧紧围绕“行业发展”和“质量安全”两大核心,促进勘察设计行业保持良好发展态势,多项核心指标全国或西部领先。甲级企业从2007年85家增加到142家,增幅达67.1%,先后实现水运港口航道设计甲级、人防工程设计甲级、民营企业风景园林设计甲级、铁路工程设计资质零的突破,甲级企业占勘察设计企业总数比例由15%上升到31%,位居西部省市第一、全国第四。全市共67个项目获得国家级优秀工程勘察设计奖,获奖等次及数量均位居西部前列。全市共有三批次28名优秀设计人员被市政府命名为“重庆市设计大师”。
随着在全国的影响力不断提升,本地勘察设计企业“走出去”的步伐正在加快。2014年,本地企业走出传统西部地区,业务范围遍及北京、上海、江苏、山东、浙江、福建等发达省市和沿海地区,乃至拉美、南亚、非洲等国际市场,承接城市轨道交通、钢铁高炉、汽车制造、石油管线、环保、文化创意等各类工程项目约3000个,市外签订合同金额达48亿元,同比增长11%。
这些成绩的取得,得益于对市场主体的创新管理。
通过严格标准,落实责任,施工图审查机构“质量看守”、“市场帮手”、“政府助手”的综合作用得以充分发挥。全市工程勘察、房屋建筑、市政工程违反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条文数分别从2008年的1.2条、2.1条、0.8条逐年递减至2014年底的0.1条、0.72条、0.1条。在住建部近年来对我市的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建筑节能、保障房建设等专项检查中,勘察设计质量多次得到住建部的肯定。
通过严格市场准入,大力实施动态抽查,对企业资质和人员注册资格“批管并重”,空壳企业、挂靠设计、人证分离等违法违规行为得到有效抑制,行业风气明显好转,市场行为愈加规范。随着覆盖全行业的诚信管理体系于2014年建成投用,我市勘察设计行业向打造诚信行业的目标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通过积极引导,打造学习型行业,每年近1万名技术人员报名参与各类注册工程师考试。全市注册工程师人数已由“十一五”末不到2000人增至4000余人,高端人才占专业技术人员比例达14%,位列直辖市第一。60岁以上注册师比例已由2008年的38%下降至目前的16%。
在“走出去”的同时,重庆也强调“引进来”。截至目前,已有251家市外勘察设计企业办理入渝备案,全国百强企业中已有51家、十强中已有8家入渝承接业务,市外企业在渝签订合同金额约19亿元。
“引进外部优质勘察企业来渝承接任务,让整个行业处于一种充分开放交流的状态,而不是闭门造车、固步自封。”程志毅介绍,正因为有了这样“一进一出”的机制,勘察设计行业才不断吸纳和培养高端技术人才,让行业内部充满活力。
这些技术力量所带来的是真金白银。据统计,重庆勘察设计行业营业收入从2007年的88亿元增长到2014年的383亿元,增长3.35倍。目前,该行业的人均营业收入已超过90万元。(重庆日报)
龙湖 水晶郦城
两江大桥
隆鑫花漾湖
重庆大剧院
重庆国际博览中心
国泰艺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