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中国建筑业进入了新阶段,建筑业新常态是行业增速急速下滑、房地产势如崩盘、人工成本快速上升、工程款回款困难、竞争加剧、高风险的PPP盛行、政府大力推行BIM与工业化,前20年高速增长期的简单粗暴式经营思维已不能延续。
2015年中国建筑业将迎来更多的机遇与挑战,建筑企业转型升级是行业发展的趋势。
机遇
政府工作报告重点工程清单出炉
2015年,李克强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到今年中央预算内投资增加到4776亿元,但政府不唱“独角戏”,要更大激发民间投资活力,引导社会资本投向更多领域。铁路投资要保持在8000亿元以上,新投产里程8000公里以上,在全国基本实现高速公路电子不停车收费联网,使交通真正成为发展的先行官。重大水利工程已开工的57个项目要加快建设,今年再开工27个项目,在建重大水利工程投资规模超过8000亿元。棚改、铁路、水利等投资多箭齐发,重点向中西部地区倾斜,使巨大的内需得到更多释放。
20省份今年计划总投资约30万亿元。几乎所有省份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都提到了经济下行的压力。《中国经济周刊》根据公开信息不完全统计,目前已有20个省份不同程度地公布了2015年的投资计划,投资规模合计约30万亿元。投资的主要方向为民生工程,交通、水利、能源、信息基础等设施建设,生态环保,现代农业等领域。投资规模太大,投资率过高,始终是中国经济的一大问题。
为了稳增长,内蒙自治区主席巴特尔将“促进投资”放在了2015年所有工作之首,他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宣布,内蒙古2015年将力争全年500万元以上项目新开工规模达到1.5万亿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34万亿元。
据河南省发改委向河南省两会提交的报告,2015年河南省计划总投资3.57万亿元,其中8000个重大项目计划完成投资1.5万亿元。这是目前为止,公布拟投资总额最大的省份。
河北也表示将全力以赴加强项目建设,力争全省10亿元以上的产业项目达到1500个、投资增长20%以上。在市政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方面,也要力争完成投资2100亿元。
经福建省政府审定并公布的2015年福建省重点项目共安排490个,总投资3.0435万亿元。
西部12省市2015年计划交通建设投资超6000亿元
日前,多个省市交通厅召开交通运输工作会议,部署2015年工作重点并明确今年交通建设投资情况。梳理西部12省份情况时发现,西部各省均将公路、铁路等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作为今年项目投资重点,粗略统计,西部12省市今年交通建设投资将超过6000亿元。
川黔滇3省投资上千亿。在西部12个省份中,四川、云南、贵州3省今年交通建设投资均达千亿规模,四川计划投资1000亿,云南计划投资1200亿。贵州省交通运输厅厅长陈志刚则在1月12日召开的2015年全省交通运输工作会议上称:贵州今年确保完成公路水路固定资产投资1300亿元,力争1350亿元,同比增长13.9%。
1月7日,重庆市交通工作会议指出,2015年重庆交通将加大投资建设力度,全市交通计划投资745亿元,其中,公路和铁路投资占比最大。
内蒙古计划完成公路建设投资700亿元,称2015年要加快推进自治区重点公路项目建设。陕西省“十二五”期间要完成交通投资2400亿元,但前四年的投资约在1700亿元,这也就意味着尚有700亿元的空间留待今年完成。
宁夏公路交通运输固定资产计划投资135亿元;青海计划完成交通固定资产投资300亿元以上,比2014年增长15%;新疆对交通运输固定资产投资计划初步安排资金250~300亿元。
广西出台了《全面深化改革推动广西铁路大发展实现市市通高铁工作方案》,按计划,今年将新开5个铁路项目,总投资不会低于300亿。最近两年,该省交通建设总投资规模都在700~800亿元左右。
甘肃省发改委则表示,2015年甘肃省境内续建铁路项目将达到10个以上,铁路建设将进入高峰期。而从日前召开的西藏经济工作会议上传出的信息则指出,今年要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300亿元以上,其中提及6个包括铁路、高速公路在内的大型交通建设项目。
重点布局高速公路、高速铁路。为了稳增长,2014年四季度以来,国家发改委密集批复了50个交通基建项目,这些项目大都在今年开工建设,其中30个项目是在西部省份,主要集中在新疆、四川、内蒙古、贵州、云南、广西、甘肃等地。在重庆市的交通建设布局中,今年将加快渝黔高铁、渝万高铁等9个铁路项目建设进度,建成黔江至恩施、铜梁至永川、开县至开江高速公路。
青海的工作安排则是加快建设格敦铁路、格库铁路,力争开工西成高铁。同时,重点推进新青川大通道、G6京藏高速茶卡至格尔木段、G214共和至玉树(结古)、西宁南绕城高速公路。除了贵州外,广西、甘肃等地瞄准“县县通高速公路”的目标发力。甘肃省去年底专门印发《关于加快全省公路建设的意见》,提出的主要目标就是,到2016年,基本建成高速公路主骨架。
一带一路战略规划
统计数据显示,“一带一路”沿线总人口约44亿,经济总量约21万亿美元,分别约占全球的63%和29%。随着战略不断推进,“一带一路”有望成为中国经济新的增长点。
2015年地方和全国“两会”之后,“一带一路”成为市场热词,机构对于“一带一路”可能给中国经济带来的影响研究也进入迸发期。民生证券研究报告称,目前各地方“一带一路”拟建、在建基础设施规模已经达到1.04万亿元,跨国投资规模约524亿美元,预计影响2015年新增投资4000亿元左右,拉动GDP增长0.25个百分点。
1.04万亿元基建项目投资,主要包括重庆、四川、宁夏、江苏、海南、云南、陕西、广西、浙江等省市。从项目分布看,主要还是以“铁公机”(铁路、公路、机场)为主,占到全部投资的68.8%。524.7亿美元跨国投资规模,主要集中在中亚、南亚等地区,投资的方向更多以能源、铁路、公路等基础设施为主。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优化经济发展空间格局。”由于经济总量的地理布局很难调整,所以2015年应该重点是产业地理布局调整,包括产业的国际转移和国内转移。“一带一路”战略有望在2015年全面落实铺开,预计很快会有国家层面的规划方案或指导意见出台。近期以铁路建设、核电合作等为主的一批基建项目有望实质性落地。
一带一路规划方案将出台,超2/3省份有专项规划。截至2月5日,已召开地方两会的28个省份中,超过2/3的省份都对“一带一路”进行了省内规划和推进,包括云南、宁夏、河北等重点省份的规划已经进入到具体项目和细节化推敲的阶段。河南、山东等省也在紧锣密鼓地筹备,将本省城市纳入规划。
在基建项目领域,尤其是交通领域的基建规划已经成型并且细化。云南省计划以畅通国际大通道为重点,全面完成综合交通基础设施建设3年行动计划。争取玉磨、祥临、弥蒙等铁路项目开工建设,加快泛亚铁路中线和云桂、丽香等10项在建工程进度。加快昆明机场配套工程和泸沽湖、沧源、澜沧、红河机场建设,不断完善航线网络。安徽省在两会工作报告中表示要积极参与新亚欧大陆桥区域经济发展合作,开辟西向开放新通道。重庆市计划积极融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和长江经济带重大部署,构建大通道、大通关、大平台开放体系,形成了寸滩水港、江北国际机场、团结村铁路中心站三个交通枢纽、三个一类口岸、三个保税监管区。
并购重组“大时代”到来
在国民经济开启新常态之时,国内资本市场也迎来并购重组的大时代,特别是在“互联网+”和国企改革等主题的催化下,并购重组所释放的投资机遇将蔚为可观。
机构数据显示,2014年,A股上市公司公告的并购案例数量超过4450起,披露交易规模1.56万亿元,交易量创下历年之最。涉及上市公司超过1783家,较2013年同期分别增长274%和210%。今年以来,这一趋势还在延续,2015年初至今,首次公告重大资产重组预案的上市公司超过150家。成功的并购案例不仅带来了上市公司业绩的蜕变成长,更为未来并购重组时代演变提供足可借鉴的成功模式。
国企改革系列实施方案出台在即,随着国企分类明确、混合所有制改革深化及投资运营公司改革的不断深入,市场早有预期,从2015年开始,中国国有企业群体将迎来一个大分化、大重组的高潮期。
在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及“互联网+”概念,并提出将就此制定行动计划后,市场对于“互联网+”蕴含的投资机遇预期强烈,未来传统行业跨界并购整合实现“触网”将呈现井喷之势。
PPP模式拉开大幕
据不完全统计数据显示,国家层面和地方政府2014年推出的PPP项目已达近8000亿元,政企合作的大幕正逐渐拉开。机构预计,全国范围内或推动总投资额超3万亿元项目吸引社会资本的投资,预计未来十年全国PPP项目有望达到十万亿元规模。
序号 |
省份 |
PPP试点推荐项目
(个) |
总投资额
(亿元) |
1 |
福建 |
28 |
1478 |
2 |
青海 |
80 |
1025 |
3 |
安徽 |
42 |
710 |
4 |
江苏 |
15 |
875 |
5 |
重庆 |
/ |
约1000 |
省市 |
2014年目标 |
2014年实际 |
2015年目标 |
调整 |
省市 |
2014年目标 |
2014年实际 |
2015年目标 |
调整 |
天津 |
15 |
15.1 |
12 |
-3.1 |
贵州 |
25 |
23.6 |
20 |
-3.6 |
河北 |
17 |
15.5 |
15 |
-0.5 |
宁夏 |
20 |
19.4 |
15 |
-4.4 |
福建 |
18 |
18.8 |
18 |
-0.8 |
广西 |
18 |
16.7 |
16 |
-0.7 |
山东 |
17 |
15.8 |
15 |
-0.8 |
内蒙古 |
15 |
15.7 |
13 |
-2.7 |
山西 |
20 |
11.5 |
16 |
4.5 |
甘肃 |
25 |
21.1 |
20 |
-1.1 |
云南 |
24 |
15.1 |
18 |
2.9 |
西藏 |
18 |
19.8 |
20 |
0.2 |
资料来源:地方政府工作报告 |
2015年房企去库存压力加大
据统计,截至2月9日晚19时,在沪深两市144家房地产企业中(根据申万行业分类),已有73家发布了2014年的业绩预告,占比过半。而在这73家房企中,36家实现了业绩的增长,另外37家则出现下滑,其中15家房企表示公司可能出现亏损。
从宏观格局来看,无论是两会上政府报告中的中央定调,还是地方不遗余力地刺激,地产行业的政府环境日益友好,但市场依旧不温不火,产业走向“形势比人强”。
随着中国房地产市场新房销售增速将进入低速增长甚至是负增长阶段,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也必将进入低速增长阶段,其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也必将逐步弱化。房地产行业利润在快速下滑,而扩张拐点已现。作为建筑业的上游,房地产市场的不景气,在一定程度上给建筑企业业务增长带来挑战。
营改增利空来袭
目前建筑业营业税税率为3%,对建筑企业“营改增”采用11%的税率后税负变化,部分企业可能面临税负增加问题。普华永道曾举例测算一家特级建筑总承包企业“营改增”后税负。该企业2012年已缴营业税约为4亿元。“营改增”后,则实际上缴纳的增值税可能将达到7.6亿元,比起之前的营业税几近翻倍。
建筑业“营改增”虽然试点工作暂时推迟,但也是迟早的事。财税[2011]110号文件明确规定,建筑业和交通运输业一起,适用11%税率,原先寄希望于在税率确定上“讨价还价”以减轻建筑业负税的幻想破灭。110号文件还明确,建筑业和交通运输业、邮电通信业、现代服务业、文化体育业、销售不动产和转让无形资产一起,原则上适用增值税一般计税方法,即用销项税减进项税来确定缴税额。文件中这两项规定意味着,行业微利现状在持续,建筑企业获取增值税发票困难无法按理论扣除等问题将继续存在的实际情况下,建筑业却要面对刚性税制改革新政了。因此,建筑企业必须要从思想上和心理上对“营改增”做好无条件承接的准备。
2015年3月6日,财政部部长楼继伟在全国“两会”答记者问时表示,营改增是最伤脑筋的一个问题,今年按照计划应该完成营改增的改革,也就是把生活服务业、金融业以及建筑业、房地产业的营业税全部改成增值税,最难的是不动产业转成征收增值税。